
- 積分
- 748
- 貢獻
- 133
- 參與
- 615
|
生來療癒 – 小克給港人(Ft.我)上的療癒課。
本帖最後由 Evan@LaRossa 於 2025-3-16 16:50 編輯
終於接近「一枝花」的年歲。花期雖短,夕陽也近黃昏,
但能映襯萬有,亦算美事。
記得四年前,生命逆轉,決定將萬緣放下,用別個角度面對人生。
常說「音樂是藥,詞能載道」,林夕因「佚名」創作斷崖式減少,
往後由誰接手這救命任務?新生代懂事以後,常因大環境感到絕望,
而流行曲,則成了撫慰人心的其中一根稻草。欣喜這十多年間,
新樂人如雨後春筍,有唱作的林家謙、梁嘉茵;
也有說事的王樂儀、李文曦等等。
但小克他拯救了我。
= = = = = = =
小克是創作天才。本是平面設計學士的他,因緣際會成為王家衛的幫手,
幫忙編寫電影橋段。2008年開始為粵語流行曲填詞,
我初次聽他填詞的作品,是在某場「拉闊音樂會」的邊爐版<<滾>>。
一年以後,憑「如果我是陳奕迅」奪得叱吒樂壇我最喜愛歌曲大獎,
但直到如今,陳奕迅跟他合作的作品,都對詞人有相當的代表性。
Allegro, Opus 3.3 a.m.嘻笑怒罵地向各上代詞人「致敬」,
然後改篇「一絲不掛」(亦即「一支得啩」)、Let It Go (Let’s Eat 糕)等,
搞鬼歌詞配上聾貓(謎語:龍貓經濟可有另類帶摮?),為聽眾提供笑意樂子。可是生命總有樽頸,
往後給「醫神」的歌,反而是詞人燃燒自己之下的撕心裂肺。
聽過他在Wallen’s Time的訪問,那刻他是在酩酊大醉之下創作。
雖說「是但、求其、愛」,但詞中表達的質問卻認真得要命。
婚姻只得七年壽命,相較好友張氏夫婦恩愛如昔
(由當初張氏的婚禮曲,到後來的「日薄西山」、「婚姻不敗」都是小克填詞),
總會有疑問。
但最壞的時代總有治本的辦法。朋友鼓勵下參加內觀及南美的療癒旅程,
大開眼界,也改變一生。他與梁柏堅發動「新時代歌曲計劃」,
可是時機未到,民智未開(但如今的身心靈學已經五花八門得花多撩亂),參加的歌手也少,
張繼聰固然是鐵膽,當時對New Age議題較開放的周國賢也來一把。
「有時、星塵、重逢」「三部曲」,這兩個引號,在樂壇頒獎禮首次嶄露頭角,
亦為後來被「天跌下來」的新星──柳應廷 (Jer) 的音樂方向奠下基礎。
= = = = = = =
沒有「星克牛」,柳的救世初心,未必有機會藉音樂實踐。
「I am The I」的音樂企劃,歌曲編排源於卡巴拉生命樹。起初的物語三部曲,
講的是「選擇死亡、直面死亡、成為中陰身」三個階段,然後把死亡原因推到「緣起」──
「狂人日記」、「砂之器」說的是「因果」、「原生家庭」,然後以「MM7」作間奏曲作轉化間奏,
到最後「人類群星閃耀時」,「地球大合唱」的氛圍成為當年壓軸,由累世返回今世,以「虐心三部曲」交代主角輕生的始末。
曾在溫暖人間及青一釋裡聽到,他有自己的皈依上師,而填詞等的強項,不外乎是這期生命歷程中的其一武器而已。
所謂「紅濤綠柳」,既寫了柳,又怎不提到姜濤?但在寫姜以前,先提提也許大家會感到過氣的歌手-----關楚耀。
吸毒事件過後,專輯Here I am大半半歌曲都由小克操刀。「關起了淒楚 耀眼便看清」這個藏么,比歌者的音樂生命更能成為佳話。
他的輔導天份可不是蓋的。就算是人氣爆燈的姜濤,內心也有自己的黯然過去。
「鏡中鏡」開始揭示他的為人不盡知的舊事,之後「作品的說話」是願望未來和平的期許。
過去與未來之間,就是「白果」的當下,兩年叱吒的異議演出(無論是Dear My Friend 還是鏡中鏡都是身穿白衣),
面對跟紅頂白,如何自處?「濤」說明自身,活出自己,不負本名。能治癒自己,就能搭救他人。
= = = = = = =
生命,從來都是一段既濟、未濟的課題。
<<無名故事>>是改寫自己生命的楔子。傷痕離散紛呈,誰都想過重生,
但「乘願再來」渡化眾生卻少之又少。「無」的文案與錄像,是以女性神祗作意想,
以「無名」眾生面對「無明」再「轉識成智」,讓女身示現之轉教者 (這我),
得到最初步的慰藉,為日後信仰系統適應打好基礎。
因為無名故事,同經紀人的J1M3的首張專輯,決定全碟交給小克。由「樹海」到「雪崩」再到「風蝕崖岸」,
正是「入世 – 出世 – 再入世」的共時性。「樹」講的是自愛、「雪」說的是共業、
而Fabel Re-u 的「風蝕崖岸」更是「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之故事,真的嚇了我一下下…
明白「圓是某地圖」,然之後?明白一切都是承先啟後,給馮允謙的「然之後」,
不止是對「追風」的成長導引,也是對筆者關於某事釋懷的療癒。(不過詳情到另一個版塊去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