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積分
- 3424
- 貢獻
- 217
- 參與
- 3167
|
2005 —— 奇蹟的一年
【2005 —— 奇蹟的一年】
我的流行文化回憶 – 序言
昨天變成了今天,年月踐踏成歷史。
如何回到當時,猶如情侶熱戀的那時?
記憶可以幻作一對蝴蝶飛舞,在時光深處。
早在得悉王菀之會於出道二十周年的二月尾,約定紅館會樂迷,我已萌生回顧的念頭,書寫可能是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最圓滿的一年。這本是一場回溯奇蹟的慶典,見證香港樂壇近代最燦爛的一頁。主權移交過後,千禧以降,這世代最重要的名字,都在2005年有著標誌性的發展,有起步的,有復出的,有突破的,有攀上巔峰的。當看到王菀之的演唱會起名「合體」時,我不禁聯想,2005年的生力軍們*,會有在舞台重聚匯合的可能嗎? 又或「唱作四小強」* 可以重現麼? 即使王菀之的個唱從來不請嘉賓,但讀到謝安琪於社交媒體的活躍言論,看重這年份的紀念,歷經久休的方大同又碰巧帶著【夢想家 The Dreamer】回來,或許這幸福並非捏造的幻覺。
自三月第一天,收到消息後,一切意義不再一樣。聽王菀之的現場時,我正帶著呼吸困難的身體狀態,那個周末一直難以進睡,很久沒有這樣。為何如此? 我願意將其看作某種超越理性的連結,一如在某些重要的人離開自己的時候,冥冥中彷彿有著提示。我向來不欲在名人離世後撰悼文,因總想著朝向生的方向看,而非蓋棺後才集體追逐已安葬的遺蹟。然而,一個同代的標誌離去,發出一種強烈的訊號: 光陰不再太多,成長早已來襲、死亡並非遙遠之事。
七年前、十二年前,也有剛冒起的、盛放的聲音,忽爾告別人間,教人惋惜無常; 但這次,我們跟著專輯,以耳朵見證了藝術家身體衰退的階段,在最後的時光燃燒淨盡自己的音樂生命,更激發我意欲回到其音樂旅程的起點,聽他走了多遠。於是我決定寫關於我的2005,實情不止2005,而是我的青春。同時借此機會,向從前並肩的好兄弟致意、為過去幼稚所作錯事致歉。
落葉上再寫字,願望是共你於天國裡遇見。
Let's go back to the place, we can soar in year 2005.
* 2005年為香港樂壇近二十年最多首次發表專輯的單位湧現,當中商台頒獎禮的生力軍男女歌手三甲皆在樂壇有所地位,分別為側田、衛蘭、方大同、王菀之、謝安琪、張繼聰。
*「唱作四小強」為方大同、王菀之、張敬軒、張繼聰,在2007年元旦的商台頒獎禮上同台表演時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