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流動的可能 - 顧定軒〈尼斯〉/ Jeremy〈半〉
本帖最後由 powerful 於 2022-3-16 15:09 編輯
來個短評,2022兩篇新歌文章都是 Mirror成員 solo,但這陣子香港音樂領域中,確實就只有他們作品能刺激我思考,顯示市面真的頗淡靜。
--
〈半〉 Jeremy Lee 李駿傑
歌曲故事講述尋找另一半的自己,也連結著關於歌者/作品與其他人配搭作另一半的默契。
1. Jeremy / 劉美君
打從《全民造星》參賽,已見Jeremy表演的自信與穩定,節目長駐主持強尼就曾給予他「比賽項目從不失手」的好評。加入劉美君當導師的一組,更讓他那妖艷形象的潛質得以浮現。昔日以情色前衛的路線征服香港樂壇次文化的劉美君,對於舞台演繹自有一套美學及觸覺,然後竟在指導及比賽過程中發掘到Jeremy同等面向,卻是相反性別的姿態,可謂第一季《全民造星》最有神奇火花的導師學員配搭。
ViuTV總經理魯庭暉早前亦親自表明他認為Jeremy 值得入團組成Mirror一員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其總決賽〈Crazy in Love〉的表演,箇中的妖冶動靜,怎樣運用迷惑的眼神、挑逗而柔軟的肢體動作、微細表情的控制,同時兼顧舞台壓場的魅力。
這套獨特格調在當時已經確立,就是性別流動的意識。這亦是為何Mirror當中,一直有著相當聲量求問Jeremy的個人派台作品,亦期待著他可以為香港樂壇帶來又一新鮮的衝撃,一種在這市場較少見的流行偶像。一等三年,第一首個人派台作品〈半〉果然就是度身訂造,半男半女、半剛半柔集於一身的相融相斥,前述的身體語言表達亦在音樂錄像發揮得淋漓盡致。
2. Jeremy / 周耀輝
既然帶有性別流動的想像,周耀輝想當然就是填詞的不二之選。〈半〉可被視為2022年的〈雌雄同體〉,被廣泛認定為Juno麥浚龍當年的歌路突破之始,奠定其對音樂有視野有要求的宣言,而Jeremy比Juno更有呈現性別雙面的可塑性。
〈半〉沒有直接指向男女互換,反而借用人/神、動/植物、天使/撒旦、零/一等意象暗示個性與身體游移的可能,本性是複合而非固定而絕對。相對於信仰的真理與未來盼望「信永生,得永生」,歌曲聚焦於當下「信慾望,得慾望」,就是聖經的血氣與聖靈之爭,人如何在當中抉擇,然後會否相反的兩者結合才是完整? 因此馴服於聖靈、炫耀於慾望 (馴服我、炫耀我是並存的)。
歌名形體作為獨角獸的象徵,而 #獨角獸 Unicorn 既是Jeremy 支持者的暱稱,同時都是洛楓 剛於本周推出 #周耀輝 歌詞分析專書《獨角獸的彳亍:周耀輝的音樂群像》的起名。是巧合? 是緣份? Jeremy 跟周耀輝看來又是另一個匹配的一半 。
3. Jeremy / Jer + 〈半〉/〈我也難過的〉
吳林峰作曲、王雙駿編曲的班底,讓人聯想到Mirror 隊友 Jer 柳應廷同類型作品,但兩個 Jer (又是「半」與「鏡」的想像延伸) 有著很不一樣的聲音特色,柳所追求的爆發型,相對於Jeremy 偏柔及薄的聲線,較有瞬間傾瀉釋放的能量; 而Jeremy較適合放輕的氣聲、性感的腔調,甚至真假音轉換,更能切合「半」的定調。因此「誰是我」的質問,Jeremy所唱重點不應在呼喊的時刻,而是之後的一下呼吸聲。
旋律與編曲、歌詞與演繹,在此未必完全有機地結合,後段極密集堆疊情緒高潮的段落無法全然發揮Jeremy聲音的優勢。吳林峰一直挑戰創作另類音樂類型,王雙駿則相當擅長為流行歌手去設計鮮明的編曲與節奏,只是他們原來在抒情小品的合作更有效果,同期派台的〈我也難過的〉可算其近年代表作,甚至吳林峰出道最好的旋律,跟謝芊彤男女合聲的遺憾與溫柔,聽得人無法自拔。王雙駿經歷過鑽研電子樂器的高峰多年 (2005年的鄭希怡與Krusty),回到簡約清淡風,低調而少被提及,卻實更見功力。
4. Jeremy / 廖子妤
最後當然要肯定廖子妤 的劇情演出,作為Jeremy歌者的對照。她在〈半〉從跳舞到吃雪糕去表現身體的誘人可能,到殺人的剛烈無情感,及最後高潮的停頓、猶疑,幾乎搶去主角Jeremy的風采。通過剪接,Jeremy 跟廖子妤動作的同步,各自的奇詭笑容及落淚,還有兩人同框,兩半對望及貼近,都豐富了故事的閱讀與想像空間。在此預祝廖子妤於金像獎旗開得勝,最佳女配角的榮耀乃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