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Jan Curious《亞水》告別的藝術

《亞水》是一張見證著各種失去,向各種人與事一一道別的專輯,在個人層面上是私密的情感分享,在社會層面上卻也共享香港人這幾年的集體共鳴 (香港人每日都在面臨呼吸般日常的人事物、價值觀的失去)。

作為Jan Curious 首張個人身份發表的專輯,其樂風告別了他身處樂隊時期的繁複豐富。不管是觸執毛、R.O.O.T的參與、跟tombeats的合作,Jan Curious 都試驗著各種樂器或電子合成的搭配,講究結構的變化; 來到《亞水》則顯然一切從簡,突出旋律的創作與人聲的演繹,亦加強周圍環境、自然生活的聲音,像〈煙草〉的關門聲通往〈逐個逐個〉、〈來吧〉的拍掌聲等; 樂器亦以簡單、清脆、不蓋掩主音為主,常就一支結他貫穿,或配上鼓聲、弦樂就點到即止。

於是《亞水》比Jan Curious過往企劃更著重歌者怎樣用聲去表現歌曲的情緒,怎樣連起歌詞的字、尾音的停頓等都變得相當突出,像〈何日君再搖〉主歌乾涸低音的狀態,去結合其暗示性的幽默; 其每字堅定而清晰的唱法亦能輕易捕捉到聽眾對其訊息的注意力。多得女聲和唱的加入,讓專輯不致於讓 Jan Curious 較低沉、孤清 (毒) 的唱腔變得單一。

〈逐個逐個〉作為純音樂後的開場曲,揭示了專輯的課題: 面對著所曾經擁有的一切,一個接一個離開的處境。然後每首歌的開展,都有著一個告別的面向。〈學習〉向從前自己的稜角作別,「學習」意味著更圓滑世故去融入群眾,跟向「正常」道別的〈正常〉、強調古怪自我的〈hellogoodbye〉是相呼應的個人宣示,當中〈正常〉直接點出專輯回歸簡樸的態度。

〈來吧〉刻劃親密如手足的分離,只能寄寓再團聚的盼望; 〈何日君再搖〉從「嬌妾共枕」唱到「獨個手執寶劍」的床邊轉變;〈早晨〉與昨天告別;〈媽媽〉在電影《鬼同你住》也被呈現為親人逝去的配樂,亦切合副歌「撤出地球」的想像。

《鬼同你住》有句台詞: 「每個生命終結的地方,也有生命的誕生。」離別與迎新大抵也是一體兩面。當昨天過去,我們迎接著新一天的早晨 (〈早晨〉); 將恐懼拒於門外的方式,是接受上帝的恩典(〈感謝主〉)。

《亞水》在此際面世的重要性在於,世界太紛亂,社會太多雜音,人性太多爭端,或許我們需要穿透煩擾的表象,更多嘗試直達自身內心真正的感受; 是以其撕去華麗的編曲外衣,坦露原始的歌聲與親手掃著結他的赤誠,是如此治癒、舒適,作為床畔睡前的愉悅體驗。作為回敬,我亦在此留下簡單的、不加修飾的、訴諸直覺的第一手觀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