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積分
- 14366
- 貢獻
- 512
- 參與
- 13447
|
終點走過方知可以像最初 - per se 《ends》
本帖最後由 dongbb2332 於 2018-5-26 11:39 編輯

市道艱難, 要製作和推出一張專輯實在並非一件易事, 更遑論要製作一張概念專輯, 付出的時間和心血定必更多。從獨立組合搖身一變加盟Frenzi Music, 早在上年推出第一首廣東單曲《家變》的時候, 二人組合per se已經預告將會推出一張以「完結」為主題的概念專輯。在這一張結集四首廣東歌, 三首英文歌和兩首過場音樂的專輯裡面, 不難發現每首歌都正代表著一種完結的方式, 而每一次完結往往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
以季節完結作為專輯的第一章節, 節奏輕鬆明快的《Winter Song》建構出冬日浪漫的雪景, 洋溢出送冬迎春的暖意。利用季節的周而復始比喻人類的自我重複, 最終想表達的並非要責怪人只懂重複故我, 而是勉勵人在不斷重複的世界之下, 最終能夠成為一個更完滿的自己。暖場過後, 鼓聲的此起彼落貫穿了整首《親愛的幽靈》, 周耀輝的徒弟王樂儀以幽靈比喻為前度, 編曲滲透濃厚日本流行樂的影子。Stephen在第二段開始不時以氣聲演繹為歌曲增添神秘感和營造出隱約的吶喊, Outro部份的爆發及瞬間完結, 完結位停頓得當更能表達出對戀人縱有不捨, 但仍需接受戀人已成前度的事實。抹去《親愛的幽靈》帶來的哀傷, 柔和的木結他緩緩響起, 何秀萍填詞的《逝水如斯》驟耳聽來看似平淡, 但初段的平靜只是為了勾起聽眾對青春的記憶。中段加入電結他令歌曲更見澎湃精彩。即使青春已逝, 仍能在下一個起點再次勇敢前進。
從來沒有質疑過per se的音樂造詣, 連過場音樂都製作得十分用心精緻, 從《Anonymous Symphony》便可見一斑。與下一曲目《天空塌下前》無縫接軌, 每一次由《Anonymous Symphony》過渡到《天空塌下前》都沒有察覺到原來已經換了曲目, 這正呈現出曲目之間的連貫和融合。由近年急速冒起的Serrini譜詞, per se 加上Serrini, 兩位來自Indie界的單位合作擦出的花火相當不俗, 交出了一首具流行度且能感動人心的作品, 選擇以這首作為最新派台歌亦是非常適合。旋律沒有太多高音令Stephen的演繹相對顯得較自然和舒服, 但如果能演繹得更圓潤的話效果應當會更好。收起面對逝去的青春和消失的記憶的感性, 氣氛一轉, 將「前進的用心開闢 未舖的路在前」的眼界延續到「終點走過方知可以像最初」。面對「家」的完結, 由自身出發擴展到社會層面。《家變》本身已是一首精彩的單曲, 單是前奏數句已經非常吸引。清新的小品包裝下暗暗表達出離開家園與否的內心掙扎。于逸堯填下的歌詞為香港回歸二十年埋下隱喻, 編曲的層層推進, 和音的加配得宜, 都為此曲增添分數, Stephen和Sandy的對唱亦是全碟七首歌曲中最佳, 是本人的首選。
來到專輯的最後一部分, 過場音樂《wander across the...》掀起的悲痛無奈, 氣氛配合早已曝光的《Wonderline》。唯一一首以Sandy為主Stephen為副的歌曲, 承載著一段關係完結的哀痛莫名。既是點題作亦是完場曲的《。》風格與per se以往的歌曲最相似。接近清唱的初段單純以鋼琴和木結他貫穿, 彷如聽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聲音, 後段加入各種聲效來抒發對生命完結的疑惑, 磅礡的氣勢彷彿此刻正與大世界接軌。到最後回歸平靜, 呼喊過後, 其實也可視為一個新的開始。
以概念專輯來說, 縱然仍有不足, 例如連貫性方面, 簡約小品風《家變》夾在感性的《天空塌下前》與《wanders across the…》之間, 在排序上顯得尷尬。但專輯秉持著「詩式搖滾」的宗旨, 將 Poetic Pop融入廣東歌, 維持他們原本已建立的獨特風格, 效果亦相當不錯。Stephen的歌唱技巧依然有改進空間, 但值得花時間留意的是二人所造的音樂並非是傳統的港式流行, 每首單曲都會聽到豐富且細膩的編曲, 將要表達的畫面亮麗呈現。正如Stephen和Sandy在訪問中曾表示「per se做的音樂是希望能讓聽眾進入一個現實不能給予的空間, 透過歌曲去引發聽眾的想像」。
2018年的樂壇重新回到情歌主導的市場, 非主流的歌手單位不迎合市場潮流, 相反卻推出了一張維持自己獨有風格充滿詩意的專輯, 這一種態度已經值得欣賞。而我相信per se的音樂製作版圖並不止如此, 《ends》在不久將來亦不會是per se最好的專輯, 期待他們往後能交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全文請見: https://www.instagram.com/p/BjKDqbjF6-C/ |
-
1
評分人數
-
|